两万多精兵败北,七百书生成事——这简直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!
说起中国革命史上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,就得数这桩怪事了。1927年那会儿,刘伯承、叶挺、周恩来、贺龙、朱德这帮职业军人,带着两万多号人马在南昌搞起义,结果呢?轰轰烈烈开场,灰头土脸收场。
可你再看看毛泽东,一个从来没摸过枪杆子的书生,就带着七百来号人上了井冈山,愣是把中国革命的大幕给拉开了。这事儿要是拍成电影,观众都得说编剧瞎编。
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反差?
其实说白了,关键就在毛泽东干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——在井冈山搞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。这招实在是太绝了,直接把革命的套路给改写了。
咱先说说南昌起义那档子事。1927年8月1日,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拉起了自己的队伍,这意义当然不小。不过话说回来,当时这支队伍的内部管理还是老一套,什么招兵买马、军饷制度,基本上还是照搬国民革命军那套东西。
最要命的是,还是那种“将靠薪,兵靠饷”的雇佣兵思路。
你想想,一旦打仗不顺利,军饷发不出来,这帮人不跑路才怪呢。果不其然,南昌起义的队伍一路南下,遇到挫折后就开始有人开小差,甚至投靠敌人。这种情况下,失败简直是注定的。
最后还是朱德、陈毅带着剩下的人马,跟着毛泽东上了井冈山。说句实在话,这是当时唯一靠谱的选择。
南昌起义的大方向没错,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,这个思路是对的。可是行动目标出了问题——一门心思想着夺取城市。
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嘛!
到了井冈山就不一样了。毛泽东提出了“工农武装割据”的思想,后来又发展成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理论。这下子,中国革命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。
更绝的是,在井冈山上把土地革命和军队建设给结合起来了。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搞出来的翻身农民,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兵源。这些人为了保卫自己分到的土地,那是真的拼命。
跟那些为了军饷才打仗的雇佣兵能一样吗?
在军队内部还建立了民主制度,彻底改变了旧军队那套腐朽的管理方式。这样一来,就建立起了完全不同的新型人民军队。
南昌起义刚开始的时候,还是沿用北伐时期的正规战术,用小部队跟大部队硬碰硬。潮汕一战失败,就充分说明了这套打法根本行不通。
到了井冈山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毛泽东他们摸索出了“敌进我退、敌驻我扰、敌疲我打、敌退我追”这十六字游击战术。
这套打法简直就是以弱胜强的绝招!
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提井冈山对全国各地革命力量的示范作用了。那时候各路英雄好汉都在搞革命,可大家最佩服的还是朱毛红军。
彭德怀当时是湘军团长,1928年在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后,第一个想法就是学井冈山的做法。
彭德怀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得很明白:当时的敌军有飞机、火车、汽车,还有先进的通讯设备,在这种情况下作战,没有根据地根本不行。不搞“耕者有其田”,也建立不起根据地来。
正是因为这个认识,彭德怀对毛泽东产生了由衷的敬佩。
带着这种敬佩之情,彭德怀主动率队奔向井冈山,去学习红四军的经验。上山后正好遇上敌军“会剿”,他主动承担了守山任务,还当上了红四军副军长。
有意思的是,彭德怀的红五军番号是党中央给的,按组织关系来说,他跟朱毛是平级,不是下级。可他还是主动把毛泽东当作统帅来拥戴,这就充分说明了毛泽东的影响力和威望。
不光是彭德怀,其他地方的革命力量也都在学井冈山的榜样。
鄂豫皖地区的党组织在黄麻暴动失败后,也提出要学井冈山。他们在大别山区艰苦奋斗,最终创建了后来闻名全国的将军摇篮——鄂豫皖革命根据地,这里成了全国第二大苏区,孕育出了红四方面军这支主力部队。
湘鄂西地区的革命武装也响应井冈山斗争,建立了苏区和红四军(跟朱毛红四军不是一支),后来发展成红二军团,成为红二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就连远在广西的左右江地区,也成立了邓小平、张云逸、李明瑞领导的红七军、红八军。
红七军主力后来还进行了七千里长征,最终到达江西中央根据地,加入了毛泽东、朱德红军的行列。
这样一来,从南昌起义开始点燃的星星之火,因为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革命根据地这个榜样,真正在全国各地发展成了燎原之势。
回过头来看,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的最大区别在哪里?
南昌起义虽然在军事上是个开端,可还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在搞,想着占领城市、正面作战。井冈山革命就不一样了,毛泽东用超前的战略眼光,开创了根据地建设、土地革命、游击战争相结合的全新模式。
这种模式不但让南昌起义的剩余部队获得了新生,更重要的是为全国革命力量提供了可以学习的样板。各地的革命者都看到了希望,看到了出路,纷纷效仿井冈山的做法。
说句大白话,毛泽东这一招实在是太高明了。他没有纸上谈兵,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。这条道路后来证明是完全正确的,不但挽救了中国革命,更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井冈山革命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。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革命思路和方法,这种思路和方法远比传统的军事冒险要高明得多。
毛泽东用他超前的战略眼光,不但拯救了南昌起义的火种,更重要的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方向。这就是为什么七百人能够成就大业,而两万人却归于失败的根本原因。
你觉得毛泽东当年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路,对今天还有什么启发意义吗?在你看来,什么样的领导者才能具备这种超前的战略眼光?
汇盈策略-长沙股票配资公司-炒股配资什么意思-正规好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